中国赴几内亚医疗队医生:初次接诊艾滋病患者
|
时间:2008-12-01 20:46:46 来源: 作者: |
|
今年的12月1日是第21个世界艾滋病日。从1988年起,全世界为了遏制艾滋病的蔓延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虽然已取得积极的效果,但最新的全球艾滋病疫情报告显示,在世界的一些地区,艾滋病的疫情还远没有被控制。
在中国,艾滋病似乎离我们还很遥远,尽管我每日都与病患打交道,但对艾滋病还是听得到而见不到,更提不上深入的了解了。要是医院的某个病房查出一例HIV阳性的患者,立刻会成为爆炸性新闻。毫不夸张地说,国人对艾滋病的恐慌心理丝毫不亚于2003年SARS流行时的紧张情绪。虽说关爱艾滋病患者的“红丝带在行动”在不断扩大着影响,但相信大家一定和我一样,仍是谈艾色变,因为人们不仅惧怕这一“世纪绝症”,更是对患者疾病的由来充满猜疑、想象以及蔑视。但是在非洲,由于艾滋病的患病率如此之高,人们对艾滋病的态度也与我们完全不同。
众所周知,非洲是艾滋病的重灾区,据几内亚电视台报道,目前几内亚全国艾滋病患者占总人口比例的分布是:科纳克里(我国医疗队所在的几国首都)5%,下几内亚2.7%,法杜地区3.9%,上几内亚2.1%,森林几内亚7%。估计这些数字还是保守的,毕竟几国是联合国所公布的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之一,医疗条件和基础设施很差,很难对大规模人群进行检测筛查。其实,早在我们来几国前,有关该病的流行状况我们就已经关注了。
周五是科主任大查房,医生、护士及实习的学生共有十五六人,作为中国专家我自然要参加,以便全面了解全科患者的总体情况。主任对我很尊重,查房时就让我站在他身边,不时地用法语一遍遍地向我解释患者的诊断和病情,由于语言的障碍,我只能略听得懂一二。但当介绍到一位患肺炎的中年妇女时,我却都听懂了,这位妇女看起来很虚弱,喘息着不能平卧,右肺大面积肺炎,以一种绝望的眼神看着我。主任轻声告诉我:“这位妇女VIH(英语是HIV)阳性。”我以为听错了,追问了一句:“是AIDS?”“对,是La
SIDA(法语,艾滋病的意思)。”这句话几乎把我雷倒,这不是传染病房啊,我在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的情况下,就真真切切地见到了从医以来接触的第一例艾滋病患者。而参加查房的非洲医护人员中,没有一个戴口罩和帽子的,他们似乎对这样的病人早已见怪不怪,我心里非常紧张,但仍故作镇静、表情很平静地听着主任的介绍。
由于科里没人会做心电图,更不用说会看心电图了,主任想让我帮忙做心电图以便了解一下患者心脏的情况。我嘴上答应得很爽快,其实心里很是忧虑,毕竟这是艾滋病患者啊。我一边做检查,脑海里一边闪现着温家宝总理与艾滋病患者握手以及艾滋病宣传大使濮存昕和艾滋病病人一起吃饭的情景,我不断激励、告诉自己:生活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蚊子不会传染艾滋病……做完心电图,我的心也平静了很多,当我告诉大家患者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过速;左房负荷过重,提示是肺部感染导致的心功能不全时,大家都非常佩服。接着,我又提出了治疗意见:强心、利尿、抗炎。由于科里没有监护仪,我特别嘱咐他们一定要注意血压和电解质的问题。让我欣慰的是,第二天见到病人,她的病情明显好转,已经能平卧,家属对我再三表示了谢意。之后,我又见到了好几例艾滋病患者,心里已经没有了恐惧,更多了一份同情和责任。为了对该病了解得更多,我还特意去了艾滋病患者的专用药房,见到了不少来自印度、加纳等国的抗艾滋病的药物。
艾滋病在非洲高发有着种种原因,我在此不能妄加评论。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在国际社会的援助下,非洲也在积极努力地与艾滋病抗争,这里的HIV抗体检测很便宜,大约只要十几元人民币,而药物则是免费提供,此项惠民措施同样惠及在几国的外国人。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非洲大陆一定会战胜这一“世纪绝症”,就像人类征服天花一样,让艾滋病成为历史!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