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徐克 戴旭
器官移植已经成为当今治疗各种脏器终末期疾病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全球器官移植例数的不断增加和移植技术的日趋成熟,移植供、受者术前的筛选及移植术后并发症的监测日益受到重视[1-3],而影像学检查在这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近年来,由于超声、CT、磁共振成像(MRI)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影像设备的不断进步,各种先进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和介入治疗手段在器官移植领域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将仅就这些影像技术在肝、肾等腹部实质脏器移植中的具体应用介绍如下。
1. 移植围手术期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1.1 超声 超声可以发现实质脏器的局灶性或弥漫性病变,显示血管及胆道、尿道等非血管管腔的走行状态及解剖变异情况等。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和血流动力学监测,超声可以准确反映肝、肾等器官的正常与异常的血流状态,已被用作移植术后血管性并发症的常规监测手段[4]。
但超声的应用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如受操作者和机器敏感性的影响较大;可重复性差;易受胃肠道气体和液体的干扰而影响检查结果等。
1.2 CT 自螺旋CT,尤其是近年来多层螺旋CT应用临床以来,CT在器官移植中应用的优势逐步显现出来。其中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在评价移植脏器血管方面有着重要价值,可以与DSA相媲美,目前已经成为评价移植肝脏血管的首选方法[5-7]。
多层CT检查极大地提高了扫描速度,缩短了扫描时间,可以在不增加对比剂用量的前提下准确地采集动脉期、静脉期、平衡期及延迟期数据,提高了对实质病灶强化方式和对血管病变的显示能力,同时可以任意平面重建二维图像,任意角度旋转三维图像,从而最佳地显示脏器的解剖和血管形态。
CTA是指经静脉团注对比剂,在兴趣血管内对比剂浓度达到高峰时快速CT扫描,然后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图像后处理,如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表面遮盖成像(surface shadow display,SSD),容积重建(volume rendering,VR)等。
MIP是一种类似传统的血管造影的重建技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CTA中。MIP将径线所过的容积组织或物体中每一个像素的最大强度值进行投影,反映的是组织密度差异,其对比度和重建分辨率都较高,可以真实地反映充盈对比剂在血管腔的情况,利于观察血管内血栓,有效地区分血管壁钙化;但因其结构重叠显示,立体感差,在显示复杂血管起源及分支方面受到限制。
SSD重建图像立体感强,勾画空间关系及显示血管轮廓较好,但由于成像质量受阈值选择等人为因素影响,显示的血管腔不真实,难以区分对比剂与血管壁钙化,且在显示小分支血管和轻度狭窄性病变方面能力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