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进展,宫颈癌由二维近距离治疗进入到B超、CT、磁共振成像(MRI)等图像引导的三维近距离治疗时代。下面让小编为您讲讲影像检查诊断宫颈癌的相关信息。
宫颈癌的影像检查
全球流行医学调查显示,由宫颈病变导致的宫颈癌已成为威胁妇女健康的一大杀手,发生率仅次于乳腺癌,位居全球妇女常见癌症第二位,每年有46.6万余例宫颈癌新发病例。我国每年有近10万例,每年约3万名妇女死于该病。宫颈癌的临床诊疗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过程,正确的诊断可以指导正确的治疗。影像学检查作为一类重要的辅助检查,可以为临床医师提供宫颈癌浸润范围,有无转移等重要的临床信息。目前广泛应用于宫颈癌临床诊断的影像学检查有超声、CT、MRI、PET等。CT、MRI是一种解剖成像,对组织的解剖结构分辨率较高,PET是一种功能成像,将两者优点结合起来的PET-CT既可行解剖成像,又可功能成像,大大提高了对宫颈癌原发灶的诊断,同时也提高了对肿瘤远处转移早期发现的可能性。各种影像学检查在宫颈癌的诊断中各有优点和缺点,正确选择检查的方法和联合检查的安排对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尤为重要。
MRI检查宫颈癌有何优势?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之一,治疗前正确对患者进行临床分期对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十分重要。目前,主要通过妇科检查来对其进行临床分期,而这种方法对肿瘤的定位、大小、侵犯范围等有明显的主观随意性,错误率为35%~39%。而磁共振成像(MRI)具有高组织分辨率和可多方位多序列成像等特点,使其在肿瘤分期中的价值越来越受重视。
MRI是目前诊断宫颈癌宫旁侵犯的最佳无创性方法,在宫颈癌分期方面明显优于临床、超声或CT检查,具有很高的精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
MRI有良好的组织分辨率,在判断肿瘤大小方面明显优于CT,临床上常用的MRI序列为T1WI、T2WI和斜位T2WI。肿瘤周围常有水肿带,特别是目前临床上为缩小肿瘤大小,术前使用新辅助化疗后,肿瘤周围常有水肿带。MRI在判断肿瘤大小时易出现过高估计肿瘤大小,这与CT相反。MRI可以提供血管方面的信息,肿瘤对放化疗的敏感程度与肿瘤的乏氧代谢有关。肿瘤细胞增殖速度较正常细胞快,处于不同程度的乏氧代谢状态,乏氧程度越重,对放化疗越不敏感。了解肿瘤的血供情况,可以指导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MRI扫描T2WI横断面像可以显示正常低信号的间质基质环有无中断,借此可以判断有无间质浸润。如果病灶周围低信号带显示不清楚,信号异常,亦不能判断是否有宫旁浸润。增强MRI和T2WI可以用于宫颈癌向宫旁浸润的评价。
MRI因其良好的解剖对比与组织对比,使宫颈癌的分期诊断出现长足进步。国外众多文献报道认为,宫颈癌于T2WI上呈高信号,与正常宫颈基质低信号及宫旁脂肪的明显高信号有良好的信号对比,是宫颈癌分期的主要成像序列,MRI对宫颈癌分期的准确率为81%~9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