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桂波
青海省人民医院,西宁 810001
泡型包虫病是由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泡型棘球蚴)寄生于人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流行于我国青海、新疆、甘肃、四川等省区。其原发病变位于肝脏,呈恶性肿瘤样浸润性增殖生长,酷似肝癌,晚期常经过血行或淋巴途径向全身其它器官转移,形成继发性转移性病灶,并以此为主诉而就诊检查,致使临床诊断困难,容易误诊为肝癌或脑内占位性病变等,对人体危害极大。作者近几年内曾应用MRI诊断8例肝泡型包虫病并肝外多脏器转移病例,现结合有关病例资料介绍如下:
一、泡型包虫病的病源及感染途径
泡型棘球蚴是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呈球形,聚集成群形成大小形状不一的小囊泡,数毫米至数厘米,囊腔内含粘稠胶质样液体,亦有许多育囊和原头节。在自然界中狐、狗、狼等为其终宿中,流行区羊、牦牛、鼠类与猪的感染率也较高。啮齿动物如鼠类等为其中间宿主,因吞食其虫卵而感染,人类感染主要因误食含有虫卵的植物、蔬菜或生水,或与动物及其皮毛接触而感染。但人不是其适宜宿主,感染者一般男>女,流行区藏族>汉族,成年男性多见。本组8例患者,男7例,女1例,年龄29~71岁,平均45岁,其中藏族5例,汉族3例。6例来自本省牧区,2例来自外省,但有多年牧区生活史。
二、泡型包虫病生长方式和基本病理特征
泡型包虫病由无数小囊泡组成,囊泡间有纤维组织间隔,呈蜂窝或海绵状改变,囊泡生长较快,人类感染后可在1~2年内使被寄生的脏器形成无数泡球蚴小囊,并无限制向外芽生,像癌肿一样向周围组织浸润。
泡型包虫病原发病变位于肝脏,人误食泡型棘球绦虫卵后,在12指肠内孵化出六钩蚴,钻入肠壁经血循环到达肝脏,发育成无数个弥漫性浸润的小囊泡,肉眼观呈蜂窝状,外层无纤维层包绕,其大小随病程长短而异,常波及整个肝脏,形成肿瘤样肿块,病灶中心常发生液化坏死。随着病程的进展,病灶内常出现斑片状或散在点片钙化,有时呈簇集状或团块状钙化,是其重要特征。小的泡球蚴囊泡可直接扩散或向周围组织器官浸润,也可经过血液或淋巴途径向肝外脏器转移,形成肝外继发性病灶并与之共存。显微镜下在坏死病灶区附近的血管内可见原头蚴。常见的转移部位有脑、肺或脾脏等,此外,肾脏、肾上腺和骨骼肌肉等部位也可见到。过去人们对转移引起的肝外病变认识不足,常误诊为其它疾病或把它作为孤立性病灶来处理,效果不佳。作者经多年观察研究,发现肝泡型包虫病合并肝外转移约占本病的40~80%,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脑,其次为肺。肾和肾上腺、纵隔及骨骼肌肉等部位也常可以看到。因此,当临床或影像学检查发现肝脏有病变时,须注意对肝外好发转移脏器的检查。以免漏误诊,影响治疗。本组8例肝泡型包虫病,在肝内检出病灶12个,其中位于右叶5例7个,左叶1例1个,左右叶均受累2例4个,病灶最大13×10×9cm,最小7×5×5cm。8例中同时并发脑转移3例,脑、双肺转移2例;脑、双肾转移1例;脑、双肺、右肾上腺转移1例,左后下纵隔转移1例。其中脑转移7例均为多发病灶,最少3个,最多10余个,肺转移3例中2例为双肺多发大小为0.5~3cm结节,1例为球形团块。泡型包虫病肝外转移后,也遵从其基本生长方式,在脑内或肺内形成多发小囊泡样结构,或成簇列排呈单发团块或多发性结节,也可二者并存。病灶内也可出现斑点状钙化。一般大小在1~3cm左右,很少大于5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