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放射诊断 > MRI诊断

颅内脑外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诊断

时间:2007-10-19 22:10:12  来源:  作者: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属脑血管畸形中较罕见的一种,发病率仅次于动静脉畸形[1]。本病可发生于脑内和脑外,以脑内型多见。脑外病变以中颅窝的鞍旁区多发,术前容易与鞍旁其他病变相混淆。随着MRI的普及和技术发展,术前正确诊断已成为可能。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颅内脑外海绵状血管瘤15例的MRI表现,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能力。

  材料与方法

  本组15例均为女性,年龄32~63岁,平均43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复视、眼外展受限、视力下降、眼睑下垂、共济失调等。

  MRI检查使用Siemens Vision Plus 1.5T高场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采用SE序列;MRI增强检查对比剂为Gd-DTPA,剂量为0.1mmol / kg体重,肘静脉推注后即行常规矢、冠、轴位检查。成像参数:T1WI序列TR552ms,TE12ms;T2WI序列TR5000ms,TE128ms;层厚5~8mm,层间距2mm,矩阵184×256。

  结果

  15个病例中,肿瘤主体位于右侧鞍旁11例,左侧鞍旁3例,右侧鞍旁跨中颅窝1例。肿瘤呈类圆形或类哑铃形,最大直径约2.5cm~7.2cm,有明显占位效应。病灶一般T2WI呈明显高信号,如肝血管瘤的亮灯征,T1WI呈低信号。T1WI增强扫描示鞍旁类圆形或哑铃状病灶,呈较均匀明显强化,边界清,病灶周围无明显水肿,鞍区血管受压推移,而病灶内血管未见显示;病灶可侵入鞍内压迫垂体,致垂体柄移位,或贴近眶尖累及视神经,一般视交叉正常(图1a-2c)。

  讨论

  近年来研究证明,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angioma,CA)是较常见的先天性血管畸形,为不完全外显性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其基因位于第7条染色体上,具有家族遗传倾向[1]。有学者认为其起源于脑外硬膜血管系统或是微动脉的扩张,由许多薄壁血窦状腔隙组成,其间隔由纤维组织构成,不是脑组织,也无肌纤维存在,缺乏弹性,容易破裂[2]。位于中颅窝底的脑外病灶,因其前邻前颅窝,后及岩骨和后颅窝,内侧达海绵窦、垂体、下丘脑和视神经,而分别表现为头痛、动眼、外展及三叉等颅神经功能障碍。有报道称该病例位于此部位65%有动眼神经麻痹,44%出现视力改变,有些还可伴有内分泌表现和癫痫。病变在中颅窝以外部位极少见,以占位效应为主[3]。

  有文献报道认为脑外海绵状血管瘤多起源于中颅窝、鞍旁和海绵窦,偶源于岩窦及窦汇,可较大并可出现蝶骨侵蚀,因与硬脑膜关系密切称为“硬膜型海绵状血管瘤”,T1WI可等或低/高/混杂信号,T2WI高低混杂信号,无占位效应,周围伴低信号环[4]。

  脑内CA最常见表现是癫痫和出血,但与脑血管畸形和脑动脉瘤的出血不同,大多数脑内CA的出血量少,可反复多次出血,出血部位在病灶周围,很少进入蛛网膜下腔或破入脑室。而脑外CA脑出血倾向小,明显不同于脑内CA,临床多表现为头痛,III~VI脑神经受累等占位表现。

  颅底CA的典型表现:脑外CA多不具备脑内CA的典型表现,如病灶较小呈结节状,MRIT2WI表现高信号核心和周围低信号环;脑外病灶往往较大,T1WI多表现为鞍旁边界清晰的圆形或椭圆形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表现较均匀明显高信号,像肝血管瘤的亮灯征,增强扫描一般为均匀一致的显著强化[4],同其它部位海绵状血管瘤相似,是中颅窝硬膜型海绵状血管瘤较常见的MRI影像学特点,但为非典型CA表现。脑外CA除常见上述MRI表现外,还可表现为病灶非均质性,边界清晰,病灶周围无或轻度水肿,无或轻度占位效应,在T2WI不均匀高信号核心及病灶周围因陈旧出血含铁血黄素沉着所产生的环状低信号为特征性表现[5,6]。这些特点可能与其增大与激素水平变化、毛细血管芽扩张以及血管腔内的血栓形成有关[5~7]。陈旧性血栓及反应性胶质增生呈长T1、长T2信号,瘤巢内钙化呈无信号黑影,周边常有含铁血黄素沉积呈环状低信号,T2WI最明显。但脑外CA平时不易出血且出血量少,因为供血动脉细小,压力低,所以临床症状也可以很轻微,病灶周围环状低信号在脑外CA表现不明显。因出血期龄不同,故MRI信号不均,高低混杂,呈“爆米花”样非均质表现。

  由于中颅窝海绵状血管瘤术中出血凶猛[8],所以术前明确诊断非常重要。笔者综合分析认为MRI扫描是发现病灶的重要手段,但颅内CA尤其脑外型者,由于其特殊的组织特点及MRI信号表现,极易将其误诊为下述病变:

  1.脑膜瘤:典型脑膜瘤平扫密度多均匀一致,造影后明显强化,常有明显占位征象和周围压迫性静脉回流障碍而引起脑水肿征象,且邻近骨质多表现为反应性增生。MRI增强扫描病灶边缘可见“脑膜尾征”,随回波时间延长信号衰减成为其特点。而鞍旁海绵状血管瘤随回波时间延长,信号逐渐升高似“亮灯征”,邻近骨质为受压、吸收变薄而非增生改变。

  2.神经鞘瘤:常有相应颅神经症状,且病灶易囊变、钙化,CT 为略高密度,T1WI 为略低信号,其信号较中颅窝海绵状血管瘤高,且信号不均匀,T2WI 信号较低。

  3.垂体瘤:以鞍底向上生长突破鞍隔出现“腰身”,可长得较大,包绕或推移一侧或双侧颈内动脉同时常伴鞍底下陷,局部骨质吸收变薄,且易产生囊变、坏死。若海绵窦和肿瘤间无明确分界,海绵窦正常形态消失,边缘向外膨隆,为海绵窦侵犯的表现。当被包绕的颈内动脉管径缩小或颈内动脉分支受累时,是垂体瘤浸润的指征,此征象易与鞍旁海绵状血管瘤混淆。临床上垂体瘤常有垂体症状如PRL升高、停经、泌乳、肢端肥大、巨人征及Cushing综合症等内分泌亢进征象,而CA多为头痛及视力改变。

  总的说来,颅内脑外海绵状血管瘤好发于中颅窝底,尤其在海绵窦区,以中年女性多见。主要临床症状为头痛及视力改变,常见为位于中颅窝、鞍旁海绵窦椭圆形、哑铃状病灶,边界清晰。MRIT1WI表现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表现较均匀高信号,增强后一般为均匀一致的显著强化,无灶周水肿,位于中颅窝者可有蝶骨侵蚀。若病灶在T2WI为不均匀高信号核心及病灶周围出现环状低信号为特征性表现。以MRI为主,多种影像技术相结合,影像表现与临床症状相结合,充分认识鞍旁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表现,可大大提高鞍旁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正确率。

【参考文献】
    1. 鲍伟民,周良辅,姜观富.中枢神经系统海绵状血管瘤.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8,14(2):81-83

  2. 刘翔,戴建平,詹炯,等.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诊断.中华放射学杂志,1999;33(11):230-233

  3. 沈天真,陈星荣主编.中枢神经系统计算机体层摄影(CT)和磁共振成像(MRI).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2.156-157

  4. Barker CS.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intracranial cavernous angiomas:A report 13 cases with pathological confirmation. Clinical Radiology,1993,48(2):117-121

  5. 彭旭红,张雪林,许尚文.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诊断.临床放射学杂志,2005,24(3):206-208

  6. 徐庆云.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与MRI对照研究.临床放射学杂志,2000,19(6):387-389

  7. 孙志强,金德勤,曾晓华.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MRI与DSA对比研究.放射学实践,2003,18(1):799-801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掌间筑未来,西门子医疗推出全新CT产品SOMATOM go.
掌间筑未来,西门子医疗
“智”动创新 共享“健康中国” 西门子医疗亮相2017 HOSPEQ
“智”动创新 共享“
西门子医疗携一系列创新成果亮相CMEF 2017   助力“智慧”医疗服务建设
西门子医疗携一系列创
西门子医疗中国亮相第77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春季博览会,多方位展示互联网时代下 “智慧”成果
西门子医疗中国亮相第
最后更新
热门点击
  1. 最新指南:美国首个脊柱炎诊断指南发布
  2. 手把手教你诊断颅咽管瘤
  3. 帕金森:影像学检测也可衡量病情变化
  4. NEJM:MRI技术揭开脑型疟疾患儿致死关键原因-
  5. 精神疾病预测:或可从神经影像学入手
  6. Rasmussen 脑炎诊治要点
  7. 早期发现阿尔茨海默病?MR 磁量图技术可能会
  8. 运动需小心:内侧副韧带损伤诊断要点
  9. 超声联合MRI诊断胎儿左肺缺如合并镜面右位
  10. MRI可有效查出早期宫颈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