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手术室,引发未来手术室革命?
|
时间:2008-02-26 00:05:55 来源: 作者: |
|
二、三年及至十年后的医院手术室,将会是什么样子?
现在,正在安装全球第一台应用于临床的磁共振成像(MRI)导航介入治疗系统的北京协和医院新奥博为MRI导航介入治疗研究中心,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想象空间。
在以开放式磁共振成像设备为基础的介入治疗平台上、医生面对着液晶显示屏,就能进行各种手术操作,病人的血管、病患部位会被丝毫不差的放大在显示屏幕上,这不像手术,更像是系统操作员在操作某种程序——这样的画面似乎只有在科幻电影里才能够出现。但事实上,在不久的未来,在北京协和医院这间特别的手术室里,我们就有可能够看到这种场景。
“目前MRI导航介入治疗系统正在安装调试之中,在各方面条件都成熟之后,我们将开展MRI导航新技术的介入治疗,这将会是国内首次临床应用。”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金征宇主任表示,“磁共振导航介入治疗是未来介入手术治疗一个发展趋势,我们很高兴能与自主创新出这一先进技术的新奥博为进行合作,来推动这一技术造福于人类。”
由于采用了能够即时监测的手术用影像系统(Interventional MRI),伴随着集成光学导航及冷冻治疗等最新技术设备,以及同步IT数字平台的系统支持,北京协和医院的这一间看似普通的手术室,已经具备了实行MRI导航介入治疗的硬件条件。而MRI的影像本身不仅可以用于手术前的诊断,更能直接应用在手术过程中,得到实时的反馈。在这种实时影像指导下进行的手术,伤口小(甚至是无创的),愈合快,大大缩短病人住院时间,且有效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这种能够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的手术室,正在成为未来手术室的必然发展趋势。
目前外科医生在实施介入手术时,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在X线、CT或超声的引导下,对病变部位作简单定位,不能对疗效进行实时监控,存在定位不准确,分辨率不高的问题;而CT等监控设备会产生有害射线,对患者和医生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手术导航监控技术的落后,也极大地制约了介入治疗手术的疗效。
以核医学、磁共振(MRI)、光学成像技术等三种主要成像技术的分子影像学,代表了医学影像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它对于现代和未来医学模式,可能会产生革命性的影响。以PET(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MRI(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等为代表的分子影像技术,不仅可以分辨病理解剖结构形态的变化,还能做到早期识别组织生化功能变化的信息,显示出某些疾病在早期阶段的改变,有利于临床早期诊断。随着MRI 向超快速成像、准实时动态MRI、MRA、fMRI、MRS的发展,如今的分子影像技术,已显示出对肿瘤(专题 访谈 咨询)学、心脏病学、神经病学、器官移植,新药开发等研究领域的重要价值。
另外,随着20世纪80年代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高精度计算机化影像诊查仪器(MRI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冷热消融技术(Thermal ablation)以及高分子(high-polymer)新材料制成的介入技术中使用的各种导管相继问世,促进了介入性诊疗技术的飞速发展;临床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如从心血管、脑血管、非血管管腔器官到某些恶性肿瘤等都具有使用介入诊疗的适应证,并使诊疗效果明显提高,患者可以减免许多大型手术之苦。医疗专家认为,介入诊疗技术、药物诊疗、手术诊疗并列为临床三大诊疗技术。其中,介入诊疗技术可称之为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临床医学新领域,介入性诊疗技术具有创伤小、患者痛苦少,安全有效的优势而倍受临床医学的欢迎 。
今天,临床导航介入治疗技术已成为全球医疗新技术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而中国的先进技术走在了世界的前端。位于廊坊市的新奥博为技术有限公司,通过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多年联合研发,成功开发出了全球第一套产品化的磁共振成像导航介入治疗系统,这一国际领先高科技产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