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49岁,因反复发生心前区闷痛,并逐渐加 重,于2002-11-13就诊于我院,查心电图提示:V1-4导联T波倒置,V5-6导联T波低平,诊断冠心病 不稳定心绞痛。入院后化验血脂(甘油三酯)升高,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月经史15 5-6/25-30 2002年9月1日。母亲有 高血压病史。2002年11月21日行冠状动脉造影,LAD 近段局限性、偏心性狭窄85%(如:图1),右冠状动脉未见狭窄(如:图2)。于2002年11月25日行药物涂层支架植入术,手术顺利,症状好转后出院(如:图3)。出院后病情稳定。至2003年7月12日8:00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心前区闷痛,向背部、左肩部放射,查心电图提示:V1-4导联T波倒置,V5-6导联T波低平,多次复查CK、CK-MB、TNT正常范围。于7月12日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示前降支原支架处管壁规则、管腔通畅(如:图4),而在原正常的右冠状动脉远段可见一局限性狭窄(如:图5),再次给予药物涂层CYPHER支架植入(如:图6)。 图1 LAD近段局限性狭窄 图2 正常右冠状动脉 图3 支架植入后刻 图4 支架植入近8个月时复查 图5 右冠状动脉远段局限性狭窄 图6 右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即刻
二 病例讨论 该患者特点是年轻,没有冠心病的易患因素,仅在2002年 发病时发现有血脂升高。有调查表明,和男性相反,年龄小于65岁的女性,其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升高与冠心病相关性较弱,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和冠心病发病呈高度负相关。该患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正常,仅有甘油三酯升高。而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在单变数分析中甘油三酯浓度与冠心病事件显著相关;但在控制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后的多变数分析中,甘油三酯与冠心病事件的相关性消失。虽然没有冠心病易患因素,该患者多次发生心前区疼痛,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并于2002年11月25日因前降支病变植入行药物涂层支架(CYPHER)植入术。CYPHER支架为雷帕霉素涂层支架。雷帕霉素是一种大环内酯抗生素,最初发现具有抗真菌和免疫抑制活性。雷帕霉素与细胞FKBP12结合,拮抗其他的FKBP12阻滞剂,阻止TOR(雷帕霉素的靶酶)的形成,上调P27水平,抑制平滑肌细胞和其他细胞从增殖周期的G1期向S期转化,使细胞分裂处于静止状态,从而抑制细胞增殖。雷帕霉素涂层支架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已在国外Ⅰ期临床试验中得到评估,6个月随访再狭窄率为0%,但仍缺乏真正世界范围的临床试验随访结果,长期并发症尚不清楚,有报导因为药物使内膜增生时间明显延长,易造成支架内的迟发血栓形成。该患者植入支架术后近8个月(2003-7-12)时再次出现心前区疼痛,造影示原正常的右冠状动脉远段出现狭窄,提示患者术后体内易形成冠脉病变,但前降支支架处管腔通常,没有形成再狭窄,效果良好。<?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