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介入治疗 > 介入动态

为逐步建立完善的介入放射临床工作平台而不懈努力

时间:2008-12-23 16:23:30  来源:  作者:
        如果可以将林贵教授1979年 “选择性血管造影诊断原发性肝癌”一文发表[1],与刘子江教授在同一时间段内,开始举办介入放射学学习班[2],作为临床介入放射学在中国起步的两个标志性事件,那么,时至今日,介入放射学已经在这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走过了将近30年时光。
这是极其不平凡的30年。
         介入放射学的出现,是现代医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人们追寻更理想的临床疗效,追求更完美的生命过程,探索更健康的生活状态,所作出的明智选择。同时,得益于材料科学的飞速发展,得益于医疗设备的不断进步。
         由于核心介入放射技术所具有的不可替代性,近30年来,已经挽救了许多濒临绝境的患者,延长了许多原本无法继续的生命,也提高了许多重病者的生命质量。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就一门学科的建立与发展而言,30年实在是一个太短的时间。在实用性临床介入放射技术日新月异,造福广大患者的同时,一些需要从学科管理角度给予介入放射专业工作者以引导、规范、支持、帮助的问题,逐渐地凸现出来,并且愈益显其重要!
          最近的一些调查表明[3-6],迄今为止,介入放射专业真正以临床学科定位的医院数,即已经建立并独立管理介入病区/病房,已经设立并正常运行介入专科/专家门诊,并且拥有流程完整的介入手术室,仅占被调查对象的不足半数。而学科定位的最重要意义,是在介入放射专业于所在医院,是否能够真正具备应有的临床学科地位。举例来说,对于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其病因无论是源于胰头癌,胆系肿瘤,还是肝门部肿瘤,均应以胆管引流或胆管支架置入作为临床治疗的中心环节。如患者所就诊医院,介入放射以临床一级学科定位,在对患者实施经皮经肝胆道造影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 PTC)与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 PTBD)以及胆道支架置入为中心的临床过程中,包括入院检查,治疗思路与治疗方法的选择,介入手术过程,围手术期处理,减黄成功后针对原发病变采取的后续治疗措施等,即顺理成章地在介入放射病区/病房进行(需其他科室会诊或转科者按医政管理有关规定执行)。然而,如患者所就诊医院,介入放射以放射科(影像医学)二级学科定位,介入科就只能在为其实施PTC与PTBD等措施之后,无论结果怎样,均须将患者转入其他科室。介入医师无法在介入术后的适宜时机为患者做相关后续治疗,甚至也不能有针对性地为患者进行术前、术后一个特定时间段内的围手术期处理。由于治疗过程被人为肢解或脱节,势必在总体上增加治疗风险。
          这一局面的形成,与介入放射脱胎于放射学科(影像医学),有根本的关系。根据我国现行医院管理政策,放射科(影像医学)承担的是“通过影像检查提供诊断信息和依据,协助临床科室对一部分病人进行介入治疗的任务”[7]。据此,作为放射学(影像医学)的二级学科,按上述规定,介入放射专业就只该协助其他科室对病人进行介入治疗;而介入放射本身不是一线临床学科。
问题的核心在于,一些从事介入放射专业的专家和医师,既不能名正言顺地建立和管理介入病区/病房,也不能名正言顺地设立专科/专家门诊,也就是说,不能名正言顺地建立介入放射专业的临床工作平台。那么,介入放射的专业医生们,到底该怎样“给人看病”呢?管子工?导管匠?还有,并发症等谁来处理?临床疗效如何评价?出现医患纠纷时如何处置?
          面对广大患者对于介入放射技术的渴求,介入放射专业从业者却不时对这一技术陷入弃之不忍,用之无趣的两难境地。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掌间筑未来,西门子医疗推出全新CT产品SOMATOM go.
掌间筑未来,西门子医疗
“智”动创新 共享“健康中国” 西门子医疗亮相2017 HOSPEQ
“智”动创新 共享“
西门子医疗携一系列创新成果亮相CMEF 2017   助力“智慧”医疗服务建设
西门子医疗携一系列创
西门子医疗中国亮相第77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春季博览会,多方位展示互联网时代下 “智慧”成果
西门子医疗中国亮相第
最后更新
热门点击
  1. 过度医疗之忧:被植入体内的“GDP”
  2. 卵巢囊肿疗法——超声波微电极介入疗法!
  3. 旋转DSA技术应用在肺癌支气管动脉造影中
  4. 微创介入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5. 介入治疗肝癌的副作用
  6. 介入治疗辐射防护效果观察
  7.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进展
  8.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9. 胃镜下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分析
  10. 举办“第八届全国CT、MRI、X线影像诊断及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