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介入治疗 > 介入技术

介入手段实现的局部转导在肿瘤基因治疗

时间:2007-04-30 21:32:48  来源:  作者:

 

  来肿瘤基因治疗发展迅速,从1991年第一个临床试验得以实施,至今全球已有超过5000例肿瘤病人分别在400余个治疗方案中接受基因治疗,人们将彻底根治肿瘤的希望寄托于基因治疗。但是肿瘤的发生发展毕竟是一个多因素、多基因参与的复杂过程,基因治疗效果目前还难以同单基因遗传病的基因治疗效果相比拟。随着临床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肿瘤基因治疗始终存在两个有待完善的问题:①治疗基因的可控性表达。②基因的靶向性导入。其中又以后者更受关注。如何将治疗基因安全、高效、简便、准确地导入特定组织脏器和靶细胞,是成功的基因治疗的前提1

  通过介入放射学手段可以相对特异性地选择肿瘤组织,这在肿瘤的介入化疗中已经有很成熟的应用2。虽然肿瘤基因治疗系统远比一般化疗药物复杂,但是针对肿瘤组织的治疗基因相对特异性的导入,仍然可以通过介入手段实现。其中最常用的途径就包括肿瘤瘤体内穿刺注射和经导管血管内局部灌注。两者互有优劣,具体手段的选择目前尚无既定的标准。这一方面由于肿瘤基因治疗本身还处于研究阶段,另一方面这种选择还受多种因素,例如治疗机制、载体、或肿瘤特性等的影响。

 

一、肿瘤基因治疗的基本原理

  (一)自杀基因治疗

  自杀基因(suicide gene )又称酶解前体药物激活基因,其产物酶具有将无毒或低毒的前体药物转变为细胞毒药物的特性。选择性地将自杀基因导入宿主肿瘤细胞内并表达,同时给予前体药物治疗,可以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自杀基因治疗还存在明显的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3,即表达有自杀基因的细胞周围的未转染细胞也可以被前体药物杀伤。它的具体机制尚未阐明,可能涉及自杀基因产物酶在肿瘤细胞凋亡后被邻近细胞摄取,或者转染细胞与邻近细胞通过裂隙连接交流细胞毒物质。目前,常用的自杀基因治疗系统主要有胸苷激酶基因/更替洛韦系统(TK/GCV)和胞嘧啶脱氨酶基因/5-氟-胞嘧啶系统(CD5FC)。其中CD5FC系统的前体药物为5-氟-胞嘧啶,在胞嘧啶脱氨酶作用下产生细胞毒产物5FU5FU分子量小、易扩散、毒性高,本身就是许多恶性肿瘤的一线化疗药物。

  (二)抑癌基因治疗

  肿瘤发生过程中有一重要的分子事件,即抑癌基因的失活。将野生型抑癌基因导入肿瘤细胞,替代缺失或异常的抑癌基因表达,可以达到抑制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掌间筑未来,西门子医疗推出全新CT产品SOMATOM go.
掌间筑未来,西门子医疗
“智”动创新 共享“健康中国” 西门子医疗亮相2017 HOSPEQ
“智”动创新 共享“
西门子医疗携一系列创新成果亮相CMEF 2017   助力“智慧”医疗服务建设
西门子医疗携一系列创
西门子医疗中国亮相第77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春季博览会,多方位展示互联网时代下 “智慧”成果
西门子医疗中国亮相第
最后更新
热门点击
  1. 不吃“线”的介入治疗
  2. 移动 3D 透视镜或可用于脑动脉瘤夹闭术
  3. 介入治疗技术可“介入”多种疾病
  4. 介入性超声在甲状腺疾病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5. 腰骶部骨肿瘤的介入性动脉栓塞治疗
  6. 老年人群肝肾囊肿及介入性超声治疗体会
  7. 人造血管内覆膜支架在胸主动脉疾病中的应用
  8. 急性心肌梗死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后溶栓5例
  9. 经动脉介入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护理
  10. 介入超声在肝移植并发症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