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介入治疗 > 介入技术

介入栓塞在舌面部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

时间:2007-12-24 20:21:02  来源:  作者:
 
面部血管瘤的传统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但舌面部组织器官解剖结构复杂、富含神经,血管之间存在较广泛的吻合与交通,限制了手术的应用,尤其是病变较广泛者。介入栓塞治疗以其微创、有效、可重复性强等特点,在舌面部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我院自20012月至200511月,采用介入栓塞治疗舌面部血管瘤15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舌面部血管瘤患者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865岁。舌血管瘤6例,累及舌体3070%,局部舌体增大,表面呈暗紫色,影响闭口和舌功能,其中2例同时累及下颌区;鼻纤维血管瘤4例;单纯颌下血管瘤2例,表现为颌下区肿块,表面不平,色深紫,可触及搏动;上下颌骨血管瘤3例。所有病例均经临床、CTMRI、鼻咽内镜、病理、DSA等检查确诊。
1.2方法:全部病例均在Siemens Angiostar 1250mA DSA床上完成,局麻下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股动脉插入45F Head-Hunt导管,先行双侧颈外动脉造影,初步确定病变血供情况及供血动脉,继而行病变同侧颈内动脉及椎动脉造影,以排除颅内外血管交通支或危险吻合支的存在,然后超选择插管,用明胶海绵颗粒和条行病变和供血动脉间断栓塞,1例右下颌骨血管瘤因病灶内引流静脉粗,先采取直接穿刺病灶,用弹簧钢圈栓塞瘤灶,后用明胶海绵条栓塞供血动脉主干。栓塞后510min,导管退至供血动脉主干重复造影判定栓塞疗效,直到肿瘤不再染色,供血动脉近段被栓后结束操作。
2 
15例均成功超选择插管,DSA显示病变均由同侧颈外动脉的分支供血,供血动脉增粗、部分迂曲,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血窦,血管丰富,造影剂呈“早出晚归”征象,均未见颅内外血管交通支或危险吻合支显影,其中鼻纤维血管瘤在实质期和静脉期显影清楚,造影剂滞留时间明显延长,栓塞后瘤体染色完全消失,4例中3例于栓塞后36天内行手术治疗,术中见瘤周水肿疏松,病灶缩小,易于辨认范围和分离,术中出血量只相当于非介入的病例的1/3左右,瘤体切除完整。6例舌血管瘤及2例颌下血管瘤,栓塞后2天表面增粗迂曲的血管消退,瘤体萎缩明显表面颜色逐渐消退恢复近乎正常,其中2例于术后4月余复发,继而行第二次栓塞,随访未见复发。2例上颌骨血管瘤栓塞后,第3天始面部包块逐渐缩小接近正常。另1例右下颌骨血管瘤因病灶内引流静脉粗,先采取直接穿刺病灶,用弹簧钢圈栓塞瘤灶,后用明胶海绵条栓塞供血动脉主干,随访未见复发。本组中10例栓塞后面部有不同程度大的麻木、发热及轻微胀痛,均于1周后消失,未见颈内动脉误栓、面部组织坏死等并发症。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掌间筑未来,西门子医疗推出全新CT产品SOMATOM go.
掌间筑未来,西门子医疗
“智”动创新 共享“健康中国” 西门子医疗亮相2017 HOSPEQ
“智”动创新 共享“
西门子医疗携一系列创新成果亮相CMEF 2017   助力“智慧”医疗服务建设
西门子医疗携一系列创
西门子医疗中国亮相第77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春季博览会,多方位展示互联网时代下 “智慧”成果
西门子医疗中国亮相第
最后更新
热门点击
  1. 不吃“线”的介入治疗
  2. 移动 3D 透视镜或可用于脑动脉瘤夹闭术
  3. 介入治疗技术可“介入”多种疾病
  4. 介入性超声在甲状腺疾病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5. 腰骶部骨肿瘤的介入性动脉栓塞治疗
  6. 老年人群肝肾囊肿及介入性超声治疗体会
  7. 人造血管内覆膜支架在胸主动脉疾病中的应用
  8. 急性心肌梗死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后溶栓5例
  9. 经动脉介入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护理
  10. 介入超声在肝移植并发症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