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核医学

多层CT的进展和临床应用研究方向

时间:2006-05-17 21:00:28  来源:  作者: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近年来影像医学设备和技术发展非常快,包括多排探测器CT、高场MR和PET等,特别是CT设备和技术的发展最为引人注目。

  自1972年CT应用于临床后,其设备和技术有了相当的进展。从常规CT、螺旋CT发展至多层螺旋CT,1998年推出多排CT后已从当时的4排探测器CT发展至8排、16排、32排及目前的64排探测器CT。多层CT最快的扫描速度已可达0.33-0.35S,采集层厚可达0.5mm,使得CT的检测速度和分辨率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其数据处理方面的进展,已有非常快的众多后处理功能,使得其在临床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目前做一覆盖胸腹部的多排CT扫描已只需10余秒钟就可完成,给临床的诊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CT设备的技术进展主要集中在检测器、高功率的球管和数据处理系统方面。目前多层CT探测器的材料多为稀土陶瓷,其稳定性好,光输出率高,余辉短暂,X线利用率高。64层螺旋CT探测器的宽度已达40mm,探测器的排列以前分为对称型、非对称型及混合型,由于层厚设定依赖于每列探测器的宽度、对称性探测器的宽度均等可使层厚的组合灵活方便,故目前探测器的设计已趋向于对称型和对称混合型。更宽的探测器和亚毫米的扫描层厚,这就需要球管能在短时间内具有高功率输出和足够的散热能力,因此目前球管的发展取向于大功率高毫安输出球管和高散热率低毫安输出球管,大功率的球管容量已达7.5-8MHU,采用100KW的高压发生器,200mm2的阳极靶面,可确保峰值毫安输出量达800mA运用电子束滤过技术,以滤过无效低能量电子束对阳极靶面的冲击,减少靶面产热量,降低了X线散射线,并可延长球管的使用寿命。另外一种新技术是电子束控金属球管,利用了电子束CT的设计原理,采用球管直冷却技术,散热效率很高,可及时排除阳极产生的热量,使其在更高的旋转速度下仍能保持很长的球管使用寿命。

  由于CT扫描速度的加快和扫描层数的增多,特别是大范围的薄层扫描和动态扫描,使得其数据量有了明显的增加,从图像扫描、数据采集和传输、后处理重建和存贮都面临极其巨大的数据量,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数据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开发建立有效的数据管理平台,已成为数据处理研究的重点。目前已有在扫描同时就可获取高质量多平面重建(MPR)、容积重建(VR)、最大和最小密度投影(MIP)等后处理图像的软件,在扫描同时就能获得直接二维和直接三维的图像。这些高效自动的数据工作流程,使多层CT的成像流程得到了优化,大大节省了人工操作所需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多层CT的应用范围相当广泛,多平面二维和三维图像的应用、CT血管成像和CT仿真内镜等的应用已相当普及,并已表明其具有很好的临床实用价值。CT灌注成像已用于脑缺血性病变和肿瘤性病变的检测和鉴别,有关肝脏、胰腺、肾脏等的灌注研究也已有不少的报告。多层CT还广泛应用于肺部小结节的检测和胸部的普查、各脏器病变的动态检查、各种肿瘤的CT分期、复合外伤病人的综合检查等。

  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脑CT血管造影已成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CTA可检出2-3mm大小的动脉瘤,对多发性动脉瘤和血管痉挛的病人,CTA检查通常比脑血管造影在诊断上更具优势。冠脉的CT血管成像是近年来心血管影像学和CT血管造影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冠脉CT血管成像的技术已相对成熟。近年来的文献报告其有非常高的阴性预测值,可达97-99%以上,也就是说冠脉CT血管成像阴性的病人,对其进行随访即可,不必再作有创的心脏冠状血管造影。冠脉CT血管造影对疑有冠心病的病人来说是一种非常好的筛选手段。目前64层CT的冠脉CT血管成像成功率已可达90%以上。CT血管造影检测在评估肿瘤是否累及血管等方面也有很高的符合率,可达90%以上。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掌间筑未来,西门子医疗推出全新CT产品SOMATOM go.
掌间筑未来,西门子医疗
“智”动创新 共享“健康中国” 西门子医疗亮相2017 HOSPEQ
“智”动创新 共享“
西门子医疗携一系列创新成果亮相CMEF 2017   助力“智慧”医疗服务建设
西门子医疗携一系列创
西门子医疗中国亮相第77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春季博览会,多方位展示互联网时代下 “智慧”成果
西门子医疗中国亮相第
最后更新
热门点击
  1. 21世纪核医学需要什么样的技术人员?
  2. 渗透压对对比剂肾病发生率的影响:有关在高
  3. 核医学技师出路在何方?对核医学技术人员队伍
  4. PET-CT在肾上腺肿瘤诊断中的诊断效能和判读
  5. 核医学:传统经典的新兴学科
  6. 冠状动脉造影、心电图、核素检查对冠心病诊
  7. 核医学检查对人体有伤害吗?
  8. 《走进核医学》教学录相片的制作
  9. 高分辨率 MRI 可确诊大脑前动脉夹层
  10. 内皮抑素基因联合放射治疗对大鼠Walker-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