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X线摄影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
时间:2009-02-03 18:33:01 来源: 作者: |
|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技术日臻完善,数字化已成为未来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方向,而在放射科占有60%以上工作量的普通放射摄影的数字化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各大医院关注的热点。在计算机数字X线摄影技术(computer radiography,CR)广泛进入临床,使普通X线摄影实现数字的同时,临床医生针对CR技术的局限性,较低的工作效率,较高的劳动强度和更高的图像信息,提出了大量意见[1]。目前,直接数字X线摄影技术(direct radiography,DR)已经广泛进入临床。在临床应用中有了新的飞跃。我院放射科2005年10月引进一台荷兰菲利普公司的DR设备,属攀西地区首家DR设备,现就其原理优越性及临床应用情况总结如下。
1 DR的优越性
1.1 DR及其技术原理 所谓DR是指数字化直接成像,其主要原理见图1。
1.2 DR的优点 目前大型综合性医院门诊量日益增多,普通摄影在经过了摄片、换片、搬运洗片、取片、诊断算复杂的过程,花费了大量时间的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增加了医院的工作压力。同时,随着临床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普通X光胶片较低的清晰度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临床诊断的要求。CR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图像质量,但其图像质量DR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而且工作方式和普通拍片基本一样,没有摆脱复杂、繁琐的工作方式。DR系统由于采用了更先进的成像技术,与CR相比提高了影像质量,降低了拍摄剂量,缩短了拍片时间,提高了出片速度,大大增加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拍片室的数量。
DR直接放射成像技术,主要用于普通放射的数字化,其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探测器将X线直接转化成数字影像,无需CR在拍片过程中的换片、搬迁、扫描等繁琐的工作过程。
DR系统以数字化方式获取高质量的影像,并将其传达到PACS(摄像存档与通讯系统)。经医院实践证明,配置该系统能对医院的诊疗、学术交流等工作提供极大的便利。
图1 DR技术原理示意图
2 临床应用
由于DR是直接成像,比以往的胶片和CR图像有根本的变化,大大提高了图像清晰度及细节分辨率[2]。
2.1 头颈部 DR能清晰显示颅骨骨折的形状、位置、凹陷程度及颅骨肿瘤的结构及颅底的结构。DR能清晰显示脑动脉在颅骨上的压迹。DR对颈椎显示的清晰度超过了CR能清晰显示侧神经孔、侧隐窝椎关节和后关节。
2.2 胸部 DR在发现肺结构异常方面要比常规胶片及CR敏感清晰:(1)常规胸片正常而临床怀疑有肺部病变或有呼吸道症状时,DR可将图像放大,调到高清晰度,如尘肺的早期诊断。(2)能清晰的观察肺段内血管的走向及与支气管的关系,能对病变进行精确的定位,能对临床要求进行的穿刺、活检进行成功的部位指导。(3)结合适当的病史,结节病、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石棉肺等也可以很容易地与其他疾病相鉴别。在局灶性病变中,DR被用来发现一些细微结构。目前认为钙化并不是良性结节的一个特异征象,因而避免有钙化结节的误诊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初步的研究认为空气支气管征可能是一个恶性征象,其次可将DR图像放大调到高清晰度研究结节的边缘及附近血管走向特点。可能有助于鉴别。(4)由于清晰度高,肺门区与上纵隔,肺片块及淋巴结显示更清晰。通过密度的变化来达到定性的目的,对局灶性病灶诊断作用更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