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准确地进行学科定位,完善学科体系
准确地进行学科定位,明确学科体系关系是推动学科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由于多种原因,目前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医院的影像学学科名称以及学科管理十分混杂,有些单位尽管拥有了全套的现代医学成像设备,但仍沿用放射科的称谓;也有不少医院成立了所谓医学影像中心,但实际上,其下属不同子学科间各自为政、相互独立;更有一些单位将影像学科支解得七零八落。混乱的学科名称和混乱的学科
管理体制已经阻碍了学科的长足发展。面对迅速发展的医学影像学,如何进行科学的学科定位与管理,没有现成的模式,只有在借鉴发达国家或地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在实践中摸索,成立权威的管理决策机构,进行专题学科管理科研立项,深入调研,多层次论证,催生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与管理方法。就学科现状而言,我们认为首先应给学科一个恰当的称谓,“医学影像科”能够涵盖目前这一学科的广泛内容,应严格统一使用。其次应准确界定其下属分支学科的范畴及其相互间关系,其下属学科应包括传统X 线、CT、MRI、超声、核素成像、介入医学等,他们的地位应该是等同的,这也是发达国家的通行标准。最后应加强其不同子学科间的交流,取长补短,相互促进,融合大影像学科诊治的优势。影像学科从业者应全面掌握所有子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然后再酌情定岗和定专业方向。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建设是影像医学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对于快速发展、知识更新异常迅速的影像医学,人才的培养将是一项艰巨长期的工程。培养合格的人才首先必须制定灵活的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营造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积极选拔人才,完善创新机制,科学管理人才。在影像医学生培养方面,应逐步规范专业课程,进行全面的专业训练。研究生教育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恰当划分专业型与科研型,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充分挖掘每个人的潜力。高学历人员的培养应注重专博兼通,形成以专业知识为主干,以相关专业为分支的立体式交*知识结构。各种类型的在岗继续教育,应注重实效,杜绝形式主义,应制定规范的训练方案,严格培训考核制度,进行上岗认证,并划定不同级别医疗单位和不同层次人员所从事的技术范围。在专业训练方面,应正确处理专与广的关系,在全面掌握的基础上提倡重点专攻。这里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 广”指的是全面掌握所有影像成像专业知识,包括X 线、超声、CT、MR、核医学以及介入放射学知识等,“专”指重点从事专攻上述某一专科;另一方面,“ 广”指的是人体各系统的所有医学影像知识,“ 专”指的是重点掌握某一系统的所有成像手段。这种广与专的关系是现代大影像医学基础上的广与专关系,适应了新形势下医学科学不断交*与分支的发展趋势。放射科医生需要根据专业(如神经放射、胸部放射、腹部放射、介入放射等) 有所侧重,但应掌握所有的检查手段及诊断知识,这样才能融合各种技术和知识,成为具有横向知识结构的专门人才,真正成为一个Radiologist 。而不应以成像手段代替专业,使放射科医生成为所谓“介入医生”、“CT 医生”、“MR 医生”等“糊涂”医生。另外,作为影像医学工作者还应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淡薄名利,诚实谦虚、勤于钻研、勇于创新、无私奉献。影像医学医生还应在不断积累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智力开发,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并重,在工作中有意识的训练,以激发创造力。
三、加强科研,努力实现技术创新
长期以来,一般影像科医生只重视“看图说话”式的影像诊断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淡薄了科研工作,忽视了基础研究的重要性 。科研观念、科研思路,科研方法和科研技能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现代医学影像学医生不能仅局限于日常工作,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科研意识,在临床工作中多观察、勤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捕捉科研灵感。还应刻苦钻研,不断拓宽知识面,正确处理专业知识专与广的关系,能够把握本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站在知识更新和学科发展的最前沿。各级医疗决策和管理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科研工作,千方百计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创造优越的科研环境。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影像医学科研人才,有条件的高校可设置科研型的研究生教育。在医院设立影像医学实验室,相对固定一些研究人员,加强实验技能的培训,这样有助于科研成果的产生。作为影像医学的特殊部分,介入医学工作与传统影像诊断工作有很大的差别,从业人员不能仅限于“工匠”似的重复插管、穿针,应高度重视并积极进行深入的基础研究,勇于创新。这样才能促进介入医学的深入健康发展,最终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